“一带一路”倡议扎根非洲:老百姓盖得起房 乘得稳车
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其中四次曾抵达现在的东非沿岸,传播了中非传统友谊,奠定了中非友好合作的基础。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埃及、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期待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积极参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对话交流活动,共同致力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再造新城 纾解古都
在埃及首都开罗,城市的脏乱、拥挤和喧嚣饱受诟病。早在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用“粗粝的喉音,类似野兽的吼叫”形容每天在开罗的生活状态。而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开罗人口从350万激增到了2300万,聚集了四分之一的全国人口,其中1100万人生活在违章建筑中。
为此,埃及政府计划在开罗以东的45公里处建设可容纳500万人的新行政首都,以缓解开罗现在面临的高房价、污染和人口压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建公司与埃及政府签署了预算高达450亿美元的商务区建设计划。其中开罗新首都CBD项目是中资企业在埃及市场上承接的最大单个工程,包括1栋345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楼、12栋高层商业办公室、5栋高层公寓楼和2栋高层酒店。
由中建公司承建的从开罗市区到新首都的轻轨项目也正在筹建,这直接解决了两地的通勤问题。新首都项目还将串联起苏伊士运河经济带和红海经济带,创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助推埃及民众生活改善和国家复兴计划。新首都预计在2018年迎来首批居民,“一带一路”倡议使这个拥有近14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让开罗民众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的期盼。
曾在中国留学的埃及女孩阿米娜告诉记者,她十分感谢中国政府和企业为埃及人民作的贡献,由衷期待中国企业承建的新首都项目,这不仅是因为她曾亲身体会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魅力,还因为这可以增进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盖得起房 乘得稳车
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过于单一、失业率居高不下是不少非洲国家的现状。在赞比亚,由于国内相关物资和技术水平的匮乏,建筑材料大多依赖进口,装修一套房屋所需的材料仅运费就要3000美元。以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投资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项目将于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生产,水泥砖石等建筑材料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赞比亚来说意义重大。工业区建成以后,还将直接或间接创造2000到3000个就业机会,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目前有600多家中国投资公司在赞比亚经营,领域涉及制造业、电信、矿业、农业、贸易和建筑业。2016年,中国对赞比亚的直接投资达到2.95亿美元,为非洲之最。
2015年,在南非曾发生一起恶性火车事故,由于交通信号出现问题,两辆通勤列车相撞,共造成200多人受伤。南非铁路建设时间久远、设施落后、事故频发,改造升级迫在眉睫。在南非政府看来,中国是全球铁路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向经验丰富、质量优良的中国铁路企业“取经”是最好的方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南非国有运输公司与中国中车签订了约600辆机车的购买订单,加速推进南非铁路系统升级换代。目前南非政府还规划了三条铁路线,计划连接南非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旅游胜地开普敦等重要城市,打通印度洋至大西洋的陆上交通网,初步投资高达130亿美元。目前南非政府正与中国企业探讨铁路线的具体合作项目,这是带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和中非经济合作的又一重大机遇。
万村通电视 价廉又物美
电视、手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三件套”。在过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数字电视运营市场主要被法国等国的媒体公司垄断,每户平均卫星信号接入费就高达200多美元,月费需要数十美元,这导致很多普通家庭即使买了电视也无法承担高昂的数字电视节目费。而随着中国企业四达时代走入非洲,非洲老百姓收看电视的费用大大降低,用户只需每月10美元就可以收看数十个频道。这丰富了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使他们近距离享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便捷和实惠,也打通了非洲大陆与世界相通的“信息高速路”。
教育是阻碍非洲发展的最大桎梏之一,由于收入分配不均,一部分精英在享受教育的同时,大部分民众却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人才培养面临瓶颈,工业、农业等各领域发展陷入停滞。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举行以来,在中国全心全意的帮助和扶持下,非洲的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非合作项目不仅给非洲带去就业,也带去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给非洲人民带去了改变生活的希望。
为了实现非洲的和平、独立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一项800万美元为期四年的信托基金框架协议,旨在支持非洲发展教育质量,培训优质教师,完善基础教育。在项目第一期评估取得积极成果后,2017年中国政府提供了400万美元的额外资金,并将该项目延长两年,受益国也增至10个。
协议第一期的8个项目国家分别是刚果、科特迪瓦、民主刚果、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纳米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多哥和赞比亚作为新的项目国家加入了该项目的第二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助理总干事唐虔在总结一期项目成果时表示,该项目对非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和“教育创新”方面。同时,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表率,例如龙源电力公司在南非当地启动了学生助学金项目,已经资助了工业区附近的70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阿富汗人民的生活逐渐提高
除了基础教育,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推进留学、培养人才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路桥公司在修建蒙内铁路过程中扩建了肯尼亚的铁路培训学校,帮助肯尼亚高校开设铁路工程系,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当地员工近5万人次。该公司还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启动肯尼亚留学生项目,为肯尼亚学生提供到中国的留学机会以及包含食宿、学费的全额奖学金。
2016年,两批共60名肯尼亚学生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开始了为期四年半的学习。2018年3月,该项目又将招收40名学生。北京交通大学负责项目的老师向记者介绍,考虑到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学院为他们开设了专门的全英文课程并聘请了专业老师授课,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扬。北京交通大学还组织了汉语演讲比赛、到中国家庭做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也让他们在中国有了家一样的感觉。石家庄铁道大学与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合作办学,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友好使者和技术骨干。教育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剂、助燃剂的功能,又具有“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属性,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辐射埃及、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南非等21个国家,达成39个重大合作项目,涉及铁路、公路、港口和水电站等17类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在非洲建设了100多个工业园区、数千公里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多个机场和发电站。“一带一路”倡议坚持“适应非洲自身发展、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始终“尊重非洲、帮助非洲,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引领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实现了双方的共同繁荣发展。今年将在中国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人们有理由期待中非合作为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带来更多、更实、更好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