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私下的都有谎言,练就雾里看花见真容。

快到元旦了,去使馆商务处把造纸厂两个工人的事说了一下,国内有纠纷,了解一下情况。已经看到充满节日气氛的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外面,还是排着长队等见面。我们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另外一个外面的窗口,很多人排了了半天连屋子都没进就只能回去。电话说菜市场那边有爆炸、看见有人伤亡,问我们有没有去那条街?爆炸时我们不在那地方,已回到了家里,对方说这就放心了。
只要是工作日,使馆办公的地方排了很长的队,好多的阿富汗人在等着办事。早先、2004年吧,有一次合作伙伴到中国,我们拿着他材料去签证,进去的时候,因为就我们是中国人,从门口警卫开始,一路让行,就直接进到办事窗口了。使馆今天的工作人员姓张,看他年龄和我差不多,还有一个年龄大一些,两个人,他们一直不停的在忙。不过他看我进去了,就招手让我过去,看我要办什么事,同事等在后面。
我其实也不知道要办什么事,只是考核找了依依,依依要我来我就来了。他很客气的问了情况,然后告诉我要办事的朋友这护照是刚办的,他应该还有旧的护照,最好本人过来一趟好办些。跟考核说情况之后,他联系了他的朋友,带齐东西过来了。我们一起再去,这次还是直接进去,阿富汗人进去都要搜身安全检查的。不过好一点的,他跟我一起不用排队,等着办事的人很多,队很长的,每天一些人等不上接待就下班了。
后来市场上知道中阿商贸金桥网的办事处地址,谈业务的多起来,说到这个办手续的经历,往往是折腾了一个早上,也没办成。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行,而且看一早上,也没几个办成事的。严格些还是好的,安全要紧啊。有些朋友也确实是他自己的原因。而这个阿富汗朋友不能办的原因是,新旧护照的名字不一样,他们执法机构那时很乱,有些人文化不够用,经常填错名字。也有一个人故意不同的名字做几本护照,去西方被拒签几次后,就用另一个身份,这是有的。

(本博客所有文章根据十五年阿富汗工作手记原创而成,包括各种图文,如转载有标示。请转载时经博主同意、注明出处,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