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块没有揭开面纱的宝藏,是时候有系统认识了
在政府和专业部门支持下,团结广大中小微企业、商家,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升一家一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自身免疫能力,积蓄力量壮大自己、回馈社会、更好的服务于一带一路和阿富汗重建。
借东风搭船出海,走出去占先机能保障企业持久收益。在一带一路的五通中,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最有优势的是民心相通,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实际上也在和当地人交朋友最擅长,是受益最多最大的途径。要达到的沿线沿带国家当地人理解互信,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不断向前推进的民意基础。在尊重各个国家的各自的法律制度、民俗风情方面,要做更多的努力,各自国家文化传统得以最大的保护、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
学术界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都有赖于清晰的了解。有学者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是指能保护本国传统文化免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犯,以保证本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学者认为,文化安全简单来说就是指本国的文化利益不受损害。总的来看,国家文化安全指主权国家的文化领域不存在威胁和危险,具体包括国内文化安全和对外文化安全。“国内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文化领域免遭破坏,确保本国人民的精神、道德、伦理、政治信念等不受危害,如没有道德失衡和政治信仰危机等;对外文化安全主要指本国的文化环境、文化领域免受他国文化行为的威胁、损害,如能有效抵御他国对本国传统文化、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等的侵蚀。”---我们认为,这是已经和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和个人要注意的方面,避免持有以上观点的当地人对正常项目,抱有偏见。
媒体也有多角度认识,法国《世界报》则在2017年8月5日开始连载8篇“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第一篇文章“21世纪的中国前景”,采访了多位专家,称中国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这些公共外交项目对中国形象有积极作用,使中国的崛起让世界容易接受。从2015年3月开始,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新闻主标题中开始出现“一带一路”,此后几乎每天该通讯社都会发布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有时一天多达5条报道标题中含有“一带一路”信息。
看起来高大上的一带一路,似乎遥不可及,其实是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来共同参与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政府甚至一个国家的事,应该成为沿线国家甚至全世界人的事。实际上,一个多月前,联合国刚刚通过了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共同推动项目,有兴趣的可以调阅一下这个资料。
(本博客所有文章根据十五年阿富汗工作手记原创而成,包括各种图文,如转载有标示。请转载时经博主同意、注明出处,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