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国际商贸金桥网

阿富汗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意义

 “亚洲瑞士”阿富汗与瑞士一样,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家,位于帕米尔高原西部,地处亚洲的心脏。阿富汗属于西亚东部,毗邻中亚、南亚和东亚(与中国接壤),因而是一个多重身份的国家:一般被认为是西亚国家,但在历史上又可以视为中亚国家,而冷战结束后阿富汗进入了南亚国家行列,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一员(2005年)。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枢,阿富汗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阿富汗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意义
 
(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枢)
第一,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本地区的战略地位。历史上,阿富汗长期是古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横贯亚洲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在东亚、中亚主要有3条:其一是沙漠绿洲丝路,即从中国长安(今西安)出发途经西域、中亚通往西亚、南亚;其二是北方草原丝路,即从长安出发向北经欧亚草原通往西亚、欧洲,又称“皮毛之路”;其三是西南夷道,即从长安出发途经中国青海、四川、云南通往印度,又名“青海路”、“麝香之路”、“茶马古道”等。在上述路线中,阿富汗地处沙漠绿洲丝路的中枢,而这条丝路是最重要的古代东西方商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因此,来自东亚、西亚的商旅均由此进入印度,而阿富汗也是中亚与南亚交通的必经之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开伯尔山口就是连接上述地区的战略通道。该山口是兴都库什山最重要的山口,全长53公里,东面出口距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仅16公里。由此,阿富汗距离最近、最重要的外部出海口在巴基斯坦;此外,阿富汗也通过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与外界保持陆上交通联系。
 
因此,阿富汗在古丝绸之路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喀布尔和赫拉特均为亚洲重要的贸易城市和战略要地。作为东西方交通的要冲,以及南亚次大陆的战略屏障,阿富汗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迁移之途。许多古代民族都曾经在这里青史留名。经由阿富汗征服过邻近地区的古代帝王包括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加兹尼王朝国王马穆德、跛子帖木儿、印度莫卧尔王朝开国君主巴布尔、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等。阿富汗曾成为它的两大强邻争夺的对象:东面的印度莫卧尔王朝和西面的波斯萨法维王朝。19世纪以后,阿富汗成为英、俄两大帝国中间的缓冲国。
 
阿富汗也是南亚、西亚与中国之间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佛教和伊斯兰教都是由此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的,巴米扬大佛就是最好的证据,而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也都是经此进入佛国印度,他们分别在名著《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巴米扬大佛的雄姿。历史上不同民族的征服也带来了异域文化的风采,使阿富汗的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结合形成了辉煌的犍陀罗艺术,后者于3世纪后向阿富汗东部发展,而最终受其影响的佛教艺术经西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兴起后,伊斯兰化的波斯语言和文化逐渐在阿富汗传播。18世纪普什图人主导的近代阿富汗国家建立后,波斯语开始成为阿富汗贵族的主流语言。由此,阿富汗成为当今世界上3个以波斯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之一,并且是连接另外两个波斯语国家伊朗和塔吉克斯坦的桥梁。考虑到波斯文化在中国、中亚和印度的广泛影响,阿富汗的媒介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从北宋开始,丝绸之路的重点从陆上转向海上。到明朝年间,贯通亚洲大陆的传统陆上丝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短途的地区贸易和海上贸易。19世纪末20世纪初,控制了中亚的俄国完成了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从而形成了一条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达莫斯科的钢铁欧亚大陆桥,最终结束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同时,世界海上贸易的兴起决定了印度西北部(今巴基斯坦)成为阿富汗的主要贸易通道和出海口。
 
 
 
第二,阿富汗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中国西部边疆,尤其是新疆的稳定具有重要价值。中、阿两国的共同边界为92.45公里,虽然不算长,但阿富汗与中国新疆在民族构成、文化、民俗等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民间来往频繁。阿富汗的极端宗教思潮同样对新疆有着深刻影响,如塔利班时期就有数千名维吾尔族极端分子在塔利班营地中接受训练。同时,阿富汗战争以来的14年中,以美军为首的国际部队始终未能实现阿富汗的和平。另外,阿富汗南面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也是巴基斯坦塔利班十分活跃的地区(该地近两年也有东突分子活动),而其北面的中亚同样有极端组织活动,因此阿富汗成为连接巴基斯坦和中亚极端组织的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除了受到恐怖主义威胁以外,非法移民、越境走私毒品和武器等也是涉及两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需要双方合作应对。如果阿富汗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和繁荣,必然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开展有保障意义。
 
第三,阿富汗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原料来源和商品市场。阿富汗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薄弱、运输困难和资金缺乏,迄今一直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勘探和开发。储量较大并且目前已开发的主要矿产有煤、铁、盐、天然气、大理石、铬矿以及一些宝石、半宝石,其他包括铜、铅、锌、镍、锂、铍、锡、钨、汞、重晶石、云母、滑石、氟、石棉等。其中,天然气在20世纪由苏联人发现并进行工业开采,成为阿富汗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曾主要出口苏联)。阿富汗的石油资源不如天然气丰富,且勘探活动十分有限。此外,阿富汗宝石著称于世,如天青石、绿玉等。据美国国防部2010年测算,阿富汗矿产资源总价值约9 080亿美元;而据阿富汗政府估算,阿富汗矿产资源总价值约3万亿美元。
 
阿富汗是一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稻谷、大麦,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甘蔗、油料作物、水果、坚果(包括阿月浑子、杏仁、核桃等)和蔬菜;主要牲畜有绵羊(包括著名的紫羔羊)、山羊和牛。现代工业主要是农矿产品加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建材、皮革、化肥、五金、罐头、火柴等部门,而地毯是阿富汗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的手工业产品。因此,阿富汗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农牧产品,如棉花、水果、干果、天然气、地毯、棉花、紫羔羊皮、皮革等,主要进口商品是糖、茶叶、烟草、纺织品等日用品和汽车、轮胎、石油产品、化学品在内的资本货物。
 
第四,阿富汗的重建可以给中国提供重要的投资和工程承包市场。阿富汗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二战后,在苏、美等国的援助下,阿富汗建成了一条联结国内大城市(喀布尔、贾拉拉巴德、赫拉特、坎大哈、马扎里沙里夫和昆都士)的高等级环型公路网,并且与苏联、巴基斯坦、伊朗等邻国边境的交通干线相连,但连年战争以及缺乏维护使这些公路的路况变得很差。资金匮乏和地势崎岖使阿富汗长期没有铁路。20世纪70年代末,该国开始建设两条从苏联边境到喀布尔的铁路,分别与今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边境相连,其长度分别为96公里和15公里,它们是阿富汗境内仅有的铁路。
阿富汗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意义
 
(承包市场)
另外,经历了30多年战争的阿富汗,基础设施和工农业遭受了严重破坏(2001年塔利班政权崩溃时,战争摧毁了该国80%以上的基础设施),因此该国面临着繁重的重建任务。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阿富汗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开展了许多重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阿富汗在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文教设施等方面仍然面临很多问题,经济的“造血”能力微弱,需要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援助。